(译文)为什么即使是事实,也依然不能改变我们的看法?

原文:James Clear - Why Facts Don’t Change Our Minds (jamesclear.com)
译者:Even

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曾说过:“在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证明自己无需改变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在忙着证明。“

托洛茨基说得更直白一些:”再难的问题,也能被轻松的解释给一个反应迟钝但对此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再简单的问题,也很难和一个坚定认为自己手握真理的人说清楚,即使事实已经摆在他面前。“

这是一种什么原理呢?为什么即使是事实也很难改变我们的看法?为什么总有人会坚持相信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谣言?

谣言和错误信息背后的原理

当然,人类需要对世界建立正确的观念才能生存,如果你对现实的看法是错误的,和真实世界不同,你的行为就很难为你产生好的结果。

但是,真实和准确的观念不是唯一对人类重要的东西,人类同样对归属感有着迫切的需求。

《掌控习惯》我提到过:“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渴望着融入集体,和他人建立联系,并且赢得同伴的尊重和认可,这种习惯对个人的生存至关重要。人类历史中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祖先都是生活在部落中,被部落孤立甚至流放,基本就意味着死亡。“

了解事实真相很重要,但融入集体也同样重要,这两个目标大多数时候是不矛盾的,但偶尔也会产生冲突。

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比了解事实更能帮助到你的日常生活,哈佛心理学家史蒂夫 平克对此的描述是:“社会集体是根据思想观念来选择接纳或者拒绝某个个体的,所以在理解事实真相以外,思想观念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其信仰者带来最多的盟友和同伴,或者追随者。”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某个想法正确而相信它,而是因为这让我们和自己在乎的人可以相处得更好。

我认为凯文 希姆勒的描述也很精确:“如果大脑感知到它会因为接纳某个具体观念而获得奖励,大脑就会很乐意去接纳它,但这个奖励来自哪里并不重要,可能是实际意义上的奖励(正确观念带来的现实回报),也可能是社交意义的奖励(和同伴关系变得更好),更多时候是两者混合的。”

错误的观念,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是没用的,但很可能在社交关系里非常有用,我们可以简单把这种情况叫做“事实错误,但社交正确” (译者:对中国人而言有一个更好理解的翻译:事实错误,但政治正确)。而且当面临着两者之间的抉择时,人们通常都会选择自己的朋友和社交圈子,而不是选择事实真相。

这个原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自己面对父母和长辈在饭桌上那些荒谬的言论往往缄口不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找到一条真正能改变他人观念的方法。

改变人的想法的不是事实,而是关系

现在我们知道,改变人们的观念,从根本上说,其实是在改变他们所归属的群体,如果人们放弃了自己的观念,他们就可能失去自己原来的社交联系,不考虑人的社交归属感,基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改变他的观念,所以要想改变人们的观念,你首先应当让他们有地方可去,有一个新的社交群体可以加入,因为没有人会愿意选择一个让自己变得社会性死亡的观念。

所以改变人们的观念的正确方式,是首先和他们建立友谊,让他们融入你的社交圈,这样他们才会毫无风险的改变自己的观念,而不用担心随之而来的后果。

英国哲学家阿兰 德波顿的建议更具实操性,他建议我们直接和观念不合的人一起吃顿饭:

“和一群陌生人坐下来吃饭,马上你就会发现,你很难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讨厌他们。偏见和族群冲突,往往都是来源于抽象化的概念。但是吃一顿饭会创造很多在真实生活里互动的机会,比如传个盘子,递个卫生纸,或者问一问别人要不要加盐等等,这些互动都会减轻我们对彼此的敌意,即使坐在一张桌子旁的其他人穿着和我们不一样的衣服,口音也和我们不同,但我们此时还是很难想象,自己会坚持把这群人发配、流放或者处死。”
“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族群冲突的政治方案,我认为这些都不如要求冲突中的两个族群坐下来一起吃顿晚饭更有用。”

也许,孵化出敌意以及群体对抗的,不是人们之间的差异,而是人们之间的距离

只要真实生活里的互动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必然也会增加,这让我想起林肯的名言:

“我讨厌这个家伙,所以我必须更了解他。”

改变人们的想法的,不会是事实,而是关系。

观念的光谱

很多年前,卡斯诺查跟我提到过一个我记忆犹新的观点:“最能够改变你的想法的,恰恰是那些和你的观点有98%相似的人。”

比方说,一个你认识并且信任的人,相信了一个极端的谣言,这时候你就会至少考虑一下这条谣言是真实的可能性,因为你已经和这个朋友在其他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了,也许在这个谣言上也不应该例外。

但是如果是一个其他很多方面都跟你有观念冲突的人相信这种极端的谣言,你很容易就把他们当作在放屁。

如果要让这种差异更可视化和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用光谱来理解它。

观念的光谱

假设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从完全相信到完全不信分为十个级别,如果你在第七级,基本上你不可能说服第一级的人,因为你们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对你来说最有效率的做法,其实是去说服与你相邻的第六级和第八级,慢慢把他们拉到你所在的位置。

最激烈的讨论往往发生在光谱的两端,但是相互学习和理解往往发生在光谱相近的人们身上。你和某人的观念越相似,他的其他观念就有越大的可能性进入你的大脑,而那些在光谱上离你太远的观点,都会被你拒绝掉。

所以如果要改变他人的观点,让他们直接从光谱的一端跳到另一端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是慢慢的在光谱上移动。

任何与你当前世界观差异巨大的观点都会显得有侵略性和威胁性,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一个毫无威胁的环境下去思考这些观点,所以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观点,书籍是比辩论和对话更好的传播方式。

在对话和辩论中,人们需要考虑自己的立场和表现,他们要维持自己的尊严和面子,所以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继续在自己的立场上加码和强调,而不是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

书籍就解决了这种冲突,阅读时的观点冲突发生在阅读者大脑内部,没有被他人评价和观察的风险,这时候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开放。

争论和对话,就像是对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做全方面的正面进攻,而阅读则像是把种子撒进人们的大脑,让其自然生长。其实大部分人在自己头脑中的斗争就已经够多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抗拒和他人再做思想斗争。

谣言经久不息的另一个原因

还有另一个原因导致了谣言的经久不衰,那就是人们总是在讨论它。

对任何观念来说,沉默就意味着死亡。没有人谈论的话题最终一定会随着相信它的人的死亡而死亡,只有不断重复的观点才有可能被人们记住,而相信一个观念的前提就是人们能记住它

我已经很多次指出,重复某一些观念——不管你认同与否——意味着你也是某个社会群体的一员,而且更重要的是:

很多人认为自己在和谣言作斗争,其实不过是在帮助谣言。 因为你要批判它就必须引用和重述它,结果你事实上是帮助这些你希望人们忘记的观念,又做了一次传播和重复。但事实是,人们不会如你所愿忘记它,恰恰因为你和很多人一样在不断的重复它,你们重复的次数越多,了解这个错误观念的人就越多,依照一定比例相信它们的人就越多。

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叫做“克利尔重复定律”:相信一种观念的人数,和这种观念被人们重复讲述和传播的次数正相关,即使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每一次你攻击那些谣言和阴谋论,你认为自己在攻击,但其实你是在帮助它。有一个 Twitter 员工就提醒大家:“每一次你转发或者引用某条让你感到滑稽甚至愤怒的推文,都是在帮助它的传播,对这些观点最好的批判,是沉默和置之不理,希望我们都有这样的自律性来做到这一点。”

你的时间应该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那就是传播那些好的观念和正确的事实,不要浪费时间去解释那些谣言和错误的观念为什么错误,因为那样基本就是拿着风扇去吹动无知和愚蠢的火焰——只会让它们烧得更旺。

用你的时间去喂养和扶植那些正确的观点,让错误的观点在寂寞中死去。

思想的士兵,还是侦查员

我知道你肯定在想:“James,你是认真的吗?只要这么简单就可以让那些傻逼远离假消息和谣言?”

我必须澄清一下,我不是说辟谣和指出其他观念的错误永远都没有用处,但是在这样做之前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去指责和批判谣言?大部分时候,你想辟谣只是因为你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因为你认为相信它们的人变少了会对世界更好。

如果目标是改变人们的想法,让他们不相信那些谣言,我不认为直接批评谣言本身是一个好办法。

大部分人争论的目标都是获胜,而不是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像加勒夫在TED演讲中说的一样:“在争论中,多数人的表现其实是一个士兵,而不是侦查员。

士兵的作用是寻找一切机会打败那些观念不合的敌人,对他们来说胜利意味着情绪的舒畅而不是发现某种事实。
但侦查员不一样,侦查员是一种探索者,缓慢的理解和观察地形,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胜利意味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如果你希望人们接纳你的观点,你需要表现得更像一个侦查员,而不是士兵。其核心秘诀就在于 Forte说的:“你是否愿意在争论中认输,以保证对话可以始终进行下去?

先友好,再正确 (Be kind first, be right later)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曾写过:“始终记住这一点:在争论中获胜,就是在打破对方的现实感,失去自己的现实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即使你是对的,也要表现得友好。”

当我们身处争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与他人建立连接,达成协作,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社交圈。我们太执着于要获胜而忘了建立和保持联系,给他人贴标签总是比和他人畅快协作要容易得多。

“kind(友好)”这个词,发源于“kin(亲人)”,所以对他人友好意味着把他们当作亲人对待,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改变他人想法的方式,建立友谊,一起吃顿饭,送他一本书等等都属于这种方式的一部分。

先友好,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