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青年精神

我记得,在某处读到过一个网友,写他通读各国历史上的小说的时候,提到一个现象:小说尽管是完全自由的创作,作者可以通古论今,任意编造,但是身处同一个时代和同一个文化环境里的小说家,不管他们写出来的剧情如何,其中却都有着相似的韵味。

我读过的小说远远不到通读的程度,但是有鉴于他的这个看法,回味我读过的,觉得这朋友说得也确实有道理,以汉语小说为例,20世纪香港的,大陆的,台湾的,抛开那些语言上的一些小差别,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作者三观上的不同。他们撰写的剧情可能天差地别,但他们所选择用来推动剧情的那些动力,以及故事底层想要表达的人生态度,却实实在在的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

沿着这个观点,我从20世纪一直想到了21世纪,突然发现21世纪以来,我们再没有很优秀的小说家——至少目前还没有,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当然不会知道,最后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是谁,甚至是否是以小说的形式,但“这个时代的青年精神”这个命题倒是突然的跳进了我的脑海里,最近的一次就是昨天晚上。

和一个在美团时认识的朋友吃饭,他聊到因为疫情、竞争者进入等各种原因,曾经风口浪尖的公司和行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说到未来个人发展路径的时候,他说了一个让我感到意外的答案——不做餐饮了,他想去做投资。

这个答案让我意外的地方有两点:

其一是,这个朋友所在的餐饮企业,曾经一度是我认为非常有前景的的一个行业,而他们公司的人员配置和资方关系,也让我觉得前景广大,而我这个朋友本身,两年前的时候也是非常坚定的要把公司一直做下去,不做他想。然而此次约饭,还没见面,他就开始在微信上跟我吐槽,说这个行业现在越来越难。

其二是,我从很多朋友那里听到的职业理想:有人希望去做咨询,有人希望去做销售,这些目标行当都有所不同,但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几乎完全一致的理由:不喜欢被一个工作束缚,而是喜欢丰富多彩的工作内容,最好是可以接触不同的人和公司、行业。

想去投资和咨询的,认为投资、咨询行业可以研究不同行业和公司,而做厌了市场、人力等职能的,有的告诉我想要去做销售,因为他们认为销售总是在接触不同的人和公司,有非常强的丰富感。

当然,他们对目标职业的了解有高有低,有些丰富感可能纯粹只是一种想象,但他们厌倦了当前职业的单调和枯燥,却都是真实的和极度相似的。

人总是在对当前状态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对未来产生一个不一样的憧憬,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不满意。但大量的青年人都表达了如此同质化的不满,我想我们不能忽略这种群体性的精神状态。

这似乎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精神了,我首先的猜想是,是否某些特定职业、行业会产生这样的不满?但回想跟我说过这样的抱怨的人,其实几乎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行业,甚至在一些人眼里“精彩丰富”的销售岗位和咨询行业,也有人在其中自觉索然无味。

职业和行业都不是产生不满的原因,我于是更愿意认为其原因出于我们这个社会所拥有的一种整体特点。

也许是因为资源的配置,行业的发展太不均衡,让“男怕入错行”这个特点体现的极为明显,我们常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睁眼看看我们身边,状元几乎全都出在不超过六个行当里面。

这带来的后果是,青年们所秉承的价值观,从“专注喜欢的行业,长期发展”,渐渐变成了“寻找风口行业”,于是没有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全民族都开始患得患失,生怕丢掉了下一个风口,大家都在花时间寻找浅层的水源,没有人再愿意花十年挖一口深井。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恐怕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