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六便士和月亮 ——《冰山的阴影》

《冰山的阴影》海报

《冰山的阴影》是一部形似纪录片的电影,导演无意中在跳蚤市场购得两大箱电影胶卷,发现那里面充满了世界各地的风景,而且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导演就此开始探索拍摄者 Oiva 的一生,影片大部分以 Oiva 自己拍摄的世界各地风情为主要画面,画外音则是导演对 Oiva 一生的描述。

Oiva 用今天的话说是“孤独终老”,他有一个妹妹,但妹妹和他的父母都先于他离世,Oiva 自己从 1911 年出生活到了 2011 年,没有结婚,被人问到时他说“没有遇见合适的人。”

他有一个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 Strickland 相似的情节:离家出走。四十二岁那年的一个早晨 Oiva 不辞而别,买了一台昂贵的相机,去船上找了一份搬煤送煤的工作,开始了他的世界旅行。

他和 Strickland 不一样的是,一起航他就开始给家里写信,旅行对他而言不是对家庭的反叛,也不是卸下某种尘世的束缚,Oiva 没有追求什么艺术,他只是好奇而已。

这部影片感人之处就在于这里。

我们习惯了人要有所求,就连背弃一切的 Strickland 也必须套上追求至美的画作,这个故事才让人感到信服。Oiva 却不说他想要追求什么,不管是艺术还是财富,其实这正是大部分人想要而不得的一种奢侈:免于解释的权利

我们坚持健身,不是为了拍照好看,也不是因为怕死,(当然,那些东西可能是我们开始健身的理由),我们可能只是喜欢运动的时候的那种状态而已。

我们去看一本书,不管是多么不着调,和自己工作、专业、生活环境毫不相干,并不需要一定找出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这本书“有用”,似乎除了“有用”,无用但同样让人快乐的事情就不该存在于世上。

被问得多了,我们也拿起“有什么用”这杆枪去戳刺别人,更多的时候也戳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大声说喜欢,不想要的不敢说出来,这是普通人的悲剧。

Oiva 孤独一生是大众眼中的悲剧,周游世界的饱满内心是大众眼里的丰满人生,其实这两者很难说没有联系。

另一半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频繁的需要协调的对象,除了另一半,大部分人都还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协调和处理,然而这种沟通和协调的结果总是会淹没我们的本心,恰如毛姆所说: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他被囚禁在一个铜塔里,只能通过一些符号和和他的同胞交流。这些符号没有共同的价值,所以它们的意义模糊不定。我们可怜巴巴的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达给别人,但是别人没有力量来接收它们,所以我们只能孤独地前行。虽然并着肩,但心却没有在一起,无法了解我们的同胞,也不能被我们的同胞所了解。”

Oiva 直到晚年还在研究宇宙和天文学,他一生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月亮,孤独就是这轮明月的代价。我们看完电影都很羡慕 Oiva,因为他不需要任何人铭记,他仅凭自己就足以照耀自己的人生,但是羡慕之余我们却不愿付出他那样的代价,月亮离我们毕竟太远,普通人更关注脚边触手可及的六便士,那些东西维持着我们和周遭生活的一致,和社会观念的同步,让我们不至于惶恐,不担心掉队。

为了缓解恐慌,我们选择与平庸为伍,这是普通人的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