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相处,也是和世界和平共处 ——《刺秦》序

很多作家在作品发表之时都要写序言,介绍一部作品的来龙去脉。2018年底,我在写自己的第一部还勉强算小说的《刺秦》的时候也偷偷幻想很多次自己写序的场景,但我从来没有料到,为自己第一部作品作序,会拖这么久的时间。

这部作品很短,前后断断续续的写,大概花了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在写作最后一篇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预料到这部作品已经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我本来期待是还要继续写下去的,但是每次回头读前面的内容,我又忽感该说的东西都好像已经说了,再写下去就会变得重复,引人生厌,但我还不甘心,于是它就这么一直放在那里,一直等到今天。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有无数次打开它,试图要重启,但始终无果,但又不愿意就此终章,于是就这么拖到了今天。

这一年多也发生了很多,我在漫长的个人写作后,终于决定改变彼时渐渐有些清晰、却不那么令人兴奋的人生道路。我蒙了一条新的路,这条路我还在走着,并不知道它会将我带向何方。如今,考试已毕,开学尚早,我又翻开了曾经的作品,断断续续的很多天里尝试了几次,但终于承认,有个世界,至少是这部作品创造的那个世界,它已经离我远去了。

这部作品花掉了我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的时光,我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又觉得似乎没有说的太透彻,这种矛盾的感受支配了我很久,但如今我还是决定将其发表出来,因为我写作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我生命中第一次尝试写小说,《刺秦》不管质量如何,至少对我而言,应该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不能因为心里对其不甚满意,就否认那个曾经努力达到水准的自己,我口口声声说着要尊重世界,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这里不难推论的就是,我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和曾经的自己如何相处,也是我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们应该接受它,思考它,而不是一味的因为其不完美而全盘拒绝和否定它。

最后说这部作品本身,《刺秦》不是一部正常的小说,我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每天都沉浸在王小波的书里,所以这部作品也充满了王小波式的痕迹,我尽量以最大的诚意来通过一个历史著名的刺客的故事,来阐述我在那一时刻的想法,我所能保证的全部东西只有这些真诚。

有一家媒体的slogan很不错——身在漩涡中的人,有义务记录下漩涡的样子。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对“漩涡”这二字体会并不甚深,这几个月来的世界却让我以内的所有人都有了这样的危机感,人生就这么短暂,如果没能留下点什么,简直就是白活了。

《刺秦》是我的第一部小说,我也有很大的信心去希望它不会是最后一部。所以我需要给上一部作品做一个盖棺定论式的发表,清空心态,以便给下一部作品留下心理空间,这是我选择发表它的另一个原因。

点击阅读《刺秦》